法釋〔2012〕15號《最高人民法院關(guān)于審理破壞草原資源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(wèn)題的解釋》

瀏覽量:          時(shí)間:2017-07-25 01:47:38

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

 

 



最高人民法院關(guān)于審理破壞草原資源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(wèn)題的解釋》已于2012年10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(huì )第1558次會(huì )議通過(guò),現予公布,自2012年11月22日起施行。
 

 

 


最高人民法院

2012年11月2日
 

 

 

 


最高人民法院關(guān)于審理破壞草原資源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(wèn)題的解釋



法釋〔2012〕15號



(2012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(huì )第1558次會(huì )議討論通過(guò))

 

 



為依法懲處破壞草原資源犯罪活動(dòng),依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的有關(guān)規定,現就審理此類(lèi)刑事案件應用法律的若干問(wèn)題解釋如下:

第一條  違反草原法等土地管理法規,非法占用草原,改變被占用草原用途,數量較大,造成草原大量毀壞的,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的規定,以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定罪處罰。

第二條  非法占用草原,改變被占用草原用途,數量在二十畝以上的,或者曾因非法占用草原受過(guò)行政處罰,在三年內又非法占用草原,改變被占用草原用途,數量在十畝以上的,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的“數量較大”。

非法占用草原,改變被占用草原用途,數量較大,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的“造成耕地、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”:

(一)開(kāi)墾草原種植糧食作物、經(jīng)濟作物、林木的;

(二)在草原上建窯、建房、修路、挖砂、采石、采礦、取土、剝取草皮的;

(三)在草原上堆放或者排放廢棄物,造成草原的原有植被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的;

(四)違反草原保護、建設、利用規劃種植牧草和飼料作物,造成草原沙化或者水土嚴重流失的;

(五)其他造成草原嚴重毀壞的情形。

第三條  國家機關(guān)工作人員徇私舞弊,違反草原法等土地管理法規,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應當認定為刑法第四百一十條規定的“情節嚴重”:

(一)非法批準征收、征用、占用草原四十畝以上的;

(二)非法批準征收、征用、占用草原,造成二十畝以上草原被毀壞的;

(三)非法批準征收、征用、占用草原,造成直接經(jīng)濟損失三十萬(wàn)元以上,或者具有其他惡劣情節的。

具有下列情形之一,應當認定為刑法第四百一十條規定的“致使國家或者集體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”:

(一)非法批準征收、征用、占用草原八十畝以上的;

(二)非法批準征收、征用、占用草原,造成四十畝以上草原被毀壞的;

(三)非法批準征收、征用、占用草原,造成直接經(jīng)濟損失六十萬(wàn)元以上,或者具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。

第四條  以暴力、威脅方法阻礙草原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執行職務(wù),構成犯罪的,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的規定,以妨害公務(wù)罪追究刑事責任。

煽動(dòng)群眾暴力抗拒草原法律、行政法規實(shí)施,構成犯罪的,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條的規定,以煽動(dòng)暴力抗拒法律實(shí)施罪追究刑事責任。

第五條  單位實(shí)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的行為,對單位判處罰金,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,依照本解釋規定的定罪量刑標準定罪處罰。

第六條  多次實(shí)施破壞草原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,未經(jīng)處理,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,按照累計的數量、數額定罪處罰。

第七條  本解釋所稱(chēng)“草原”,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,天然草原包括草地、草山和草坡,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還草地,不包括城鎮草地。









鄭州外資企業(yè)服務(wù)中心微信公眾號

掃描二維碼 關(guān)注我們




本文鏈接:http://jumpstarthappiness.com/doc/22455.html

本文關(guān)鍵詞: 法釋, 最高人民法院, 審理, 破壞, 草原, 資源, 刑事案件, 應用, 法律, 問(wèn)題, 解釋

最新政策
相關(guān)政策
大鸡巴网站_国产av一级片_午夜18 视频在线观看_黄片视频无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