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政辦發(fā)〔2018〕23號《寶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(guān)于加強主城區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通知》
《寶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(guān)于加強主城區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通知》
寶政辦發(fā)〔2018〕23號
金臺、渭濱、陳倉區人民政府,高新區管委會(huì ),市政府各有關(guān)工作部門(mén):
為了深入貫徹落實(shí)黨的十九大精神,按照《國務(wù)院關(guān)于進(jìn)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(jiàn)》(國發(fā)〔2016〕17號)、《陜西省人民政府關(guān)于進(jìn)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(shí)施意見(jiàn)》(陜政發(fā)〔2016〕54號)要求,經(jīng)市政府同意,現就進(jìn)一步加強我市主城區文物保護利用工作通知如下:
一、提高認識,充分認識做好主城區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重大意義。我市主城區文物數量豐富、類(lèi)型多樣,是中華傳統優(yōu)秀文化和寶雞城市歷史記憶的實(shí)物載體。加強主城區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,對于我市建設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,傳承城市文脈,統籌協(xié)調經(jīng)濟社會(huì )可持續發(fā)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金臺、渭濱、陳倉區人民政府,高新區管委會(huì )和市級各有關(guān)部門(mén)要從傳承中華優(yōu)秀傳統文化、打造歷史文化名城、建設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戰略高度,提高認識,統一思想,堅持“保護為主,搶救第一,合理利用,加強管理”的文物工作方針,切實(shí)加強統籌規劃,嚴格落實(shí)保護措施,積極開(kāi)展合理利用,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做好主城區文物保護利用工作。
二、齊抓共管,形成主城區文物保護利用的工作合力。按照國家有關(guān)法律法規,文物保護實(shí)行以政府保護為主導,分級管理,全社會(huì )參與的工作體制。金臺、渭濱、陳倉區人民政府和高新區管委會(huì )要落實(shí)主體責任,把文物保護納入區域經(jīng)濟社會(huì )發(fā)展規劃,按照就地保護、建設文化遺址公園或景區、集中遷建等文物保護分類(lèi)管理要求,在保護的基礎上進(jìn)行合理的開(kāi)發(fā)利用。市旅發(fā)委要做好文物保護利用的協(xié)調和指導工作;市規劃局要在劃定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紫線(xiàn)的基礎上,劃定其他不可移動(dòng)文物點(diǎn)紫線(xiàn),將未登記但有一定歷史意義和影響的建筑公布為歷史建筑予以保護;市工信局要做好工業(yè)遺產(chǎn)保護利用的協(xié)調指導工作;市文廣局要結合公共文化體系建設,做好文物保護利用的宣傳工作。
三、加強管護,著(zhù)力做好不可移動(dòng)文物保護。金臺、渭濱、陳倉區人民政府和高新區管委會(huì )要對就地保護的文物點(diǎn)嚴格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,劃定文物保護范圍,為文物保護單位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,并建立完善文物保護基礎檔案;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,確保文物安全。
四、開(kāi)發(fā)利用,建設文化遺址公園,滿(mǎn)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。金臺、渭濱、陳倉區人民政府,高新區管委會(huì )要積極研究探索,主動(dòng)作為,認真破解文物保護利用手段單一、文物利用水平不高等難題,化解文物保護利用與城市建設的矛盾,讓文物保護的成果全民共享,更好地滿(mǎn)足市民文化生活需求。對于有條件建設文化公園和景區開(kāi)發(fā)的文物點(diǎn),要加強文物的日常保護和管理,做好文物保護和文化遺址公園規劃編制,強化基礎設施建設,完善旅游服務(wù)功能,大力開(kāi)展環(huán)境整治,搞好周邊綠化美化,設立說(shuō)明介紹標識,突出遺址文化特色。在確保文物本體安全和環(huán)境良好的前提下,將北首嶺遺址、茹家莊遺址、石鼓山遺址、戴家灣遺址、申新紗廠(chǎng)舊址等建設成為文化遺址公園,實(shí)現文物保護與豐富居民文化生活、促進(jìn)經(jīng)濟社會(huì )發(fā)展的良性互動(dòng)。
五、集中保護,促進(jìn)文物保護與旅游融合發(fā)展。堅持合理適度利用,借鑒外地成功經(jīng)驗,依托旅游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,進(jìn)一步發(fā)揮文物的整體價(jià)值。金臺、渭濱、陳倉區人民政府和高新區管委會(huì )要結合寶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與城市旅游發(fā)展,對單獨存在、體量較小、難以管理和發(fā)揮作用的古民居、廟宇、祠堂及戲樓等建筑,按照有關(guān)程序,經(jīng)過(guò)審批后,采取由國家收購或所有權轉移等形式進(jìn)行整體拆移,并結合旅游區建設,按照原貌進(jìn)行復原展示,形成新的文化旅游景點(diǎn)。對遷建的古建筑要按程序做好行政審批和技術(shù)指導,建立健全檔案,加強遷建現場(chǎng)監督管理,并使用原工藝和材料進(jìn)行復原,進(jìn)行集中展示,形成規模效應。同時(shí),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和手段,使原建筑物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得以傳承。
六、嚴格程序,切實(shí)做好主城區基本建設中的文物保護。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城改造中的文物保護工作,利用文物普查數據庫將文物保護工作前置,實(shí)現文物保護與經(jīng)濟發(fā)展的雙贏(yíng)。建設工程選址要盡可能避開(kāi)文物點(diǎn),因特殊情況無(wú)法避開(kāi)的,要實(shí)施原址保護,無(wú)法實(shí)施原址保護的,要實(shí)施異地遷移保護或進(jìn)行考古發(fā)掘。確因建設工程等原因無(wú)法避讓地下文物的,要事先開(kāi)展必要的考古工作,制定采取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。
附件:寶雞市主城區文物點(diǎn)及保護利用措施
寶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
2018年5月2日
附件
寶雞市主城區文物點(diǎn)及保護利用措施
一、集中保護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 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1 | 益門(mén)堡民居 | 民國 | 渭濱區益門(mén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1、按程序做好行政審批和技術(shù)指導。 2、建立健全檔案。 3、加強遷建現場(chǎng)監督管理。 4、使用原工藝和材料進(jìn)行復原。 5、集中展示形成規模效應。 |
2 | 趙家莊趙氏民居 | 民國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3 | 何家村民居 | 民國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4 | 楊家溝民居 | 民國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5 | 張家溝村張漢民居 | 民國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6 | 張家溝張利明民居 | 民國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7 | 馬家塬民居 | 民國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
二、建設文化遺址公園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1 | 寶雞申新紗廠(chǎng)窯洞車(chē)間舊址 | 1941年 | 金臺區十里鋪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1、加強文物的日常保護和管理。 2、做好文物保護和公園規劃編制。 3、設立介紹說(shuō)明標識。 4、開(kāi)展環(huán)境整治,搞好周邊綠化美化,突出遺址的文化特色。 5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,完善旅游服務(wù)功能。 |
2 | 金臺觀(guān) | 清代 | 金臺區群眾路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全國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單位 | |
3 | 茹家莊遺址 | 商、西周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全國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單位 | |
4 | 石鼓山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5 | 戴家灣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、漢代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6 | 北首嶺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金臺區群眾路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全國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單位 | |
7 | 李茂貞墓 | 五代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全國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單位 |
三、就地保護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1 | 高崖劇場(chǎng) | 1973年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1、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。 2、劃定文物保護范圍。 3、文物保護單位要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。 4、建立完善文物保護基礎檔案。 5、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。 |
2 | 寶橋人防工程 | 1969年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3 | 上甘溝村戲樓 | 1969年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4 | 溫泉水庫 | 1971年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5 | 雞山水庫 | 1970年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6 | 洙浴水庫 | 1972年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7 | 寶成鐵路寶雞段 | 1955年 | 陳倉區神農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8 | 魚(yú)池村戲樓 | 1972年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9 | 孫家莊戲樓 | 1969年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0 | 馮家塬碉堡 | 1949年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1 | 大同學(xué)園舊址 | 1939年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2 | 符家村請示臺 | 1969年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3 | 柘溝戲樓 | 1979年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4 | 益門(mén)堡石橋 | 民國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5 | 水泉路村禮堂 | 1975年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6 | 益門(mén)堡藥王殿 | 1960年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7 | 八魚(yú)禮堂 | 1972年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8 | 茍家嶺禮堂 | 1969年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9 | 毛澤東同志塑像 | 1968年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20 | 南坡村戲樓 | 1970年 | 金臺區臥龍寺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1、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。 2、劃定文物保護范圍。 3、文物保護單位要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。 4、建立完善文物保護基礎檔案。 5、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。 |
21 | 群眾路清真寺 | 1930年 | 金臺區群眾路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2 | 周家莊戲樓 | 1969年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3 | 牛氏廟村戲樓 | 1976年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4 | 寶雞峽金陵河渡槽 | 1959年 | 金臺區金陵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5 | 大槐樹(shù)村戲樓 | 1968年 | 金臺區蟠龍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6 | 南坡村地堡 | 1937年 | 金臺區臥龍寺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7 | 解放寶雞烈士墓地 | 1950年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8 | 西營(yíng)戲樓 | 1967年 | 金臺區蟠龍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9 | 曉光村戲樓 | 1970年 | 金臺區蟠龍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30 | 晁陽(yáng)村戲樓 | 1959年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31 | 窯底村戲樓 | 1964年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32 | 符家村關(guān)帝廟 | 清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33 | 寺溝嶺村五圣祖師廟 | 清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34 | 水泉路圣母廟 | 清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35 | 水泉路龍王廟 | 清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36 | 西塬玉皇洞 | 清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37 | 南陰子高氏民居 | 清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38 | 店子上村五圣宮 | 清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39 | 益門(mén)堡關(guān)帝廟 | 清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40 | 高義成家民居 | 清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41 | 南陰子高氏民宅 | 清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1、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。 2、劃定文物保護范圍。 3、文物保護單位要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。 4、建立文物保護基礎檔案。 5、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。 |
42 | 清庵堡毛家祠堂 | 清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43 | 蟠龍山寶廟 | 明清 | 金臺區蟠龍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44 | 新維巷民居 | 清 | 金臺區中山西路街道辦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45 | 何家村關(guān)圣帝廟 | 清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46 | 南昌宮 | 清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47 | 橋頭遺址 | 新石器、唐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48 | 太寅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、戰國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49 | 塔稍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50 | 太寅東遺址 | 漢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51 | 符家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52 | 高家村東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53 | 諸葛山遺址 | 戰國、宋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54 | 高家村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55 | 巨家村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56 | 永清堡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57 | 堡北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58 | 旭光東南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59 | 旭光東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60 | 沙河溝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61 | 下溝遺址 | 新石器、漢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62 | 郭家崖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63 | 郭家崖西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差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1、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。 2、劃定文物保護范圍。 3、文物保護單位要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。 4、建立完善文物保護基礎檔案。 5、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。 |
64 | 王家莊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65 | 安家窯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66 | 涼泉堡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差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67 | 南灣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68 | 涼泉西南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69 | 灣東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70 | 涼泉西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71 | 茹家莊銅器出土點(diǎn) | 西周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72 | 韓家莊遺址 | 新石器、漢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73 | 桑園鋪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74 | 范家崖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75 | 蘇家場(chǎng)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76 | 廟坡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77 | 嶺西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78 | 益門(mén)堡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、西周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79 | 清庵堡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80 | 鳳凰頭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81 | 鳳凰頭北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82 | 茍家嶺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83 | 石嘴頭一號遺址 | 新石器、春秋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84 | 石鼓山寺址 | 清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85 | 喬家河西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1、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。 2、劃定文物保護范圍。 3、文物保護單位要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。 4、建立完善文物保護基礎檔案。 5、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。 |
86 | 喬家河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87 | 李家河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88 | 劉家村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89 | 各達下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90 | 窯院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91 | 窯院東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92 | 燃燈寺遺址 | 宋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93 | 斜溝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94 | 楊家莊東南遺址 | 漢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95 | 明星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96 | 楊家莊興龍寺址 | 清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97 | 楊家莊西遺址 | 宋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98 | 楊家莊西北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99 | 旭光遺址 | 西周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差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00 | 譚家村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姜譚路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01 | 何家灣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、春秋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02 | 閻家莊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03 | 楊家莊遺址 | 新石器、戰國、漢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04 | 葦子溝銅燈出土點(diǎn) | 漢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05 | 坡上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106 | 馬鞍山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、漢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1、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。 2、劃定文物保護范圍。 3、文物保護單位要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。 4、建立完善文物保護基礎檔案。 5、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。 |
107 | 大灣鋪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08 | 任家灣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09 | 西塬堡址 | 清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10 | 高崖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11 | 旭光西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差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12 | 爛泥灘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13 | 峪泉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14 | 三岔河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15 | 姜城堡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16 | 姜城堡址 | 明清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17 | 李家窯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18 | 安家碾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差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19 | 沙家灣遺址 | 新石器、漢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20 | 姬家殿堡址 | 清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21 | 王家河堡址 | 清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22 | 東二路瓷器出土點(diǎn) | 三國 | 渭濱區清姜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差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23 | 趙家莊堡址 | 清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24 | 孫家莊遺址 | 漢、唐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25 | 殿村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26 | 范家莊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27 | 堡子坡遺址 | 戰國、宋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128 | 溫泉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1、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。 2、劃定文物保護范圍。 3、文物保護單位要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。 4、建立完善文物保護基礎檔案。 5、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。 |
129 | 西村北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30 | 溫泉北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31 | 溫泉西南遺址 | 宋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32 | 郭家西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33 | 郭家村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34 | 樸東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35 | 廟溝堡遺址 | 西周 | 渭濱區石鼓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36 | 劉家臺遺址 | 新時(shí)器、西周 | 金臺區臥龍寺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37 | 韓家崖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38 | 劉家崖遺址 | 新石器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39 | 嘴東遺址 | 新石器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40 | 鷹鴿嘴遺址 | 新石器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41 | 鷹鴿嘴關(guān)帝廟址 | 清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42 | 韓家崖西遺址 | 西周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43 | 接引寺遺址 | 清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44 | 牟兒村鐵幣出土地點(diǎn) | 宋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45 | 高家坪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金臺區中山東路街道辦 | 保存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46 | 何家村遺址 | 西周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47 | 群眾路清真寺 | 1930年 | 金臺區群眾路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48 | 劉家溝銀匜出土地點(diǎn) | 漢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49 | 張家嘴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150 | 南坡遺址 | 新石器 | 金臺區臥龍寺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1、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。 2、劃定文物保護范圍。 3、文物保護單位要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。 4、建立完善文物保護基礎檔案。 5、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。 |
151 | 高升堡遺址 | 新石器、商、周、清 | 金臺區西關(guān)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52 | 高升堡址 | 清 | 金臺區西關(guān)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53 | 長(cháng)壽山遺址 | 新石器 | 金臺區西關(guān)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54 | 長(cháng)壽山寺廟遺址 | 清 | 金臺區西關(guān)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55 | 浴池遺址 | 春秋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56 | 洪水溝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57 | 葛家河灘遺址 | 新石器、商、戰國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58 | 王家坡遺址 | 新石器、宋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59 | 姚家寨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60 | 小山坡遺址 | 新石器、周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61 | 興隆遺址 | 西周、漢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62 | 蔣家廟城址 | 西周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63 | 蔣家廟村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、春秋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64 | 太平堡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、漢 | 金臺區西關(guān)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65 | 石橋遺址 | 商、西周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66 | 黎溝遺址 | 西周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67 | 石橋夯土臺基遺址 | 西周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68 | 上家頭遺址 | 新石器、商、西周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69 | 上家頭墓群 | 待定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70 | 八里橋遺址 | 宋 | 金臺區群眾路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71 | 灣北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金臺區群眾路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72 | 光明遺址 | 新時(shí)器時(shí)代 | 金臺區臥龍山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173 | 韓家崖堡址 | 清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1、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。 2、劃定文物保護范圍。 3、文物保護單位要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。 4、建立完善文物保護基礎檔案。 5、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。 |
174 | 東壕遺址 | 宋 | 金臺區蟠龍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75 | 紙坊頭遺址 | 新石器、商、周 | 金臺區中山西路街道辦 | 保存較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76 | 代家灣銅器出土地點(diǎn) | 商 | 金臺區臥龍寺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77 | 龍豐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金臺區臥龍寺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78 | 北庵堡址 | 清 | 金臺區群眾路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79 | 福臨堡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金臺區西關(guān)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80 | 陳倉縣故城 | 漢 | 金臺區臥龍寺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81 | 文家莊遺址 | 西周 | 金臺區臥龍寺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82 | 仝家崖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金臺區群眾路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83 | 西堡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金臺區西關(guān)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84 | 寶雞縣故城 | 唐-清 | 金臺區中山西路街道辦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85 | 金大堡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差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86 | 金大堡堡址 | 清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差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87 | 群眾路瓦當出土地點(diǎn) | 秦漢 | 金臺區中山東路街道辦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188 | 墩龐遺址 | 明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差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89 | 解放路錢(qián)幣出土地點(diǎn) | 宋 | 金臺區中山西路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190 | 立新巷瓷器出土地點(diǎn) | 宋 | 金臺區中山西路街道辦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191 | 西關(guān)錢(qián)幣出土地點(diǎn) | 宋 | 金臺區中山西路街道辦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192 | 劉家堎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93 | 西高泉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94 | 土橋遺址 | 西周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195 | 大王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1、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。 2、劃定文物保護范圍。 3、文物保護單位要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。 4、建立完善文物保護基礎檔案。 5、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。 |
196 | 靳家莊遺址 | 西周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97 | 二甲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198 | 魏家堡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199 | 曲家灣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200 | 秦家溝遺址 | 周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201 | 高廟村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202 | 高家堎遺址 | 西周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203 | 關(guān)家崖遺址 | 新石器、西周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204 | 龍家灣遺址 | 新石器、漢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205 | 龍家灣遺址 | 新石器、漢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206 | 夾馬銅器出土點(diǎn) | 西周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07 | 晁陽(yáng)銅鈁出土點(diǎn) | 漢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08 | 秦公镈秦公鐘出土點(diǎn) | 春秋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09 | 靳家莊石佛像出土點(diǎn) | 北朝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10 | 居村銅印出土點(diǎn) | 漢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11 | 侯嘴頭遺址 | 東周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較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212 | 虢鎮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差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213 | 南堡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差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14 | 南宮柳鼎出土點(diǎn) | 西周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差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15 | 寧王遺址 | 東周、漢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較好 |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216 | 雙碌碡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較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217 | 西堡遺址 | 西周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較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1、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。 2、劃定文物保護范圍。 3、文物保護單位要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。 4、建立完善文物保護基礎檔案。 5、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。 |
218 | 窯底村遺址 | 新石器時(shí)代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較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219 | 茍家嶺墓群 | 漢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20 | 崖子墓群 | 漢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21 | 北崖墓群 | 漢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22 | 永清堡墓群 | 漢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23 | 旭光墓群 | 漢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24 | 魚(yú)伯夫婦墓 | 西周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25 | 益門(mén)堡墓葬 | 春秋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26 | 濛峪溝墓群 | 西周、春秋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27 | 茹家莊墓群 | 東周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28 | 聶家灣墓群 | 漢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29 | 樸西墓群 | 漢 | 高新區馬營(yíng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30 | 桑園鋪墓葬 | 西周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31 | 上葦子村東墓葬 | 漢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32 | 上葦子村西墓葬 | 漢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33 | 孔家莊墓群 | 春秋 | 渭濱區高家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34 | 魚(yú)國墓群 | 西周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35 | 譚家村墓群 | 漢 | 渭濱區姜譚路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36 | 竹園溝墓群 | 西周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37 | 姜城堡墓群 | 春秋、唐、宋 | 渭濱區神農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38 | 川陜路北口墓群 | 唐、宋 | 渭濱區清姜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
239 | 東四路北墓群 | 宋、元 | 渭濱區清姜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1、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。 2、劃定文物保護范圍。 3、文物保護單位要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。 4、建立完善文物保護基礎檔案。 5、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。 |
240 | 姬家殿墓葬 | 唐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41 | 蘇家場(chǎng)墓葬 | 漢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42 | 鳳凰頭南墓葬 | 漢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43 | 鳳凰頭北墓葬 | 漢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44 | 姬家殿墓葬 | 漢 | 高新區八魚(yú)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45 | 李家崖西墓群 | 漢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46 | 代家灣墓群 | 西周 | 金臺區臥龍寺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47 | 韓家崖墓群 | 漢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48 | 毛家塬墓群 | 漢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49 | 韓家崖北墓群 | 漢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50 | 李家崖北墓群 | 漢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51 | 劉家臺墓群 | 西周 | 金臺區臥龍寺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52 | 田家坡墓群 | 漢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53 | 紫原墓群 | 宋 | 金臺區金河鎮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54 | 八里橋墓葬 | 漢 | 金臺區群眾路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55 | 太平堡墓葬 | 唐 | 金臺區西關(guān)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56 | 堡東北墓群 | 唐-五代 | 金臺區西關(guān)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57 | 福臨堡墓群 | 東周 | 金臺區西關(guān)街道辦事處 | 保存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58 | 六甲墓群 | 漢 | 金臺區臥龍寺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
259 | 黨崇雅墓 | 清 | 金臺區蟠龍鎮 | 保存較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
260 | 李家崖墓群 | 漢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
序號 | 名稱(chēng) | 時(shí)代 | 所在區鎮 | 保存現狀 | 保護級別 | 保護利用措施 | |
261 | 白石溝墓群 | 唐 | 金臺區蟠龍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1、落實(shí)管護責任與保護責任。 2、劃定文物保護范圍。 3、文物保護單位要樹(shù)立保護標志碑。 4、建立完善文物保護基礎檔案。 5、對于涉及文物點(diǎn)的省市重點(diǎn)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(guān)手續。 | |
262 | 蘇家崖墓群 | 春秋 | 金臺區蟠龍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263 | 羅家堎墓群 | 漢 | 金臺區西關(guān)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264 | 李家崖墓葬 | 明 | 金臺區陳倉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265 | 堡北墓群 | 漢、元 | 金臺區西關(guān)街道辦事處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266 | 窯底村墓群 | 東周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|
267 | 龍家灣村墓群 | 漢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|
268 | 南陽(yáng)堡墓群 | 漢、唐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|
269 | 二甲墓群 | 漢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|
270 | 五星村墓葬 | 漢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271 | 惠家灣墓群 | 漢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272 | 大王村墓葬 | 唐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273 | 龍家灣村墓葬 | 漢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較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|
274 | 晁陽(yáng)村墓葬 | 待定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275 | 寧王村墓群 | 漢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276 | 秦家溝墓群 | 東周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差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|
277 | 高廟村墓葬 | 東漢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278 | 西堡墓葬 | 春秋 | 陳倉區虢鎮鎮 | 保存差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|
279 | 寧王村墓葬 | 漢 | 陳倉區陽(yáng)平鎮 | 保存較好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 ||
280 | 西高泉墓群 | 春秋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較好 |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| ||
281 | 虢鎮墓葬 | 西周 | 陳倉區虢鎮 | 保存差 | 文物保護點(diǎn) |

掃描二維碼 關(guān)注我們
本文鏈接:http://jumpstarthappiness.com/rule/99264.html
本文關(guān)鍵詞: 寶雞市